 |
客戶中心 |
 |
|
 |
·給我們留言 |
|
|
大同市在線廣告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大同市新勝東街3號
電話:0352-2466888 2023080
傳真:0352-2023680 2498991
手機:13503521655
聯系人:李先生 揚女士 |
|
 |
·查看詳細 |
|
|
大同市在線廣告科技有限公司(簡稱:大同在線)是一家融創意、策劃、設計、制作、技術開發于一體的專業廣告科技有限公司。在廣告和網站建設方面,我們注重創意設計和整體形象的把握,創意新穎、技術全面、切點準確、構思精妙。在網頁制作中,能夠利用各種網頁技術,使網頁形式美觀、視覺效果豐富多彩,具有時代感、個性化、全球性等特點。我們目標是:獨特的視覺感受、新潮的技術、完善的各項服務。 公司已建成(大同旅游網、大同裝飾網、大同在線)等門戶系列站點.... |
|
|
“探訪大同文化資源”系列報道:城墻 大同歷史輝煌之見證 |
來源: 日期: 點擊: |
|
 |
|
編者按
文化是一個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。大同昨日的輝煌,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,是我市不可再生、不可替代的第一珍貴文化資源;大同奇美的山水風情,形成了我市特有的自然文化;大同作為歷史上的邊關要塞,鑄就了我市獨特的邊塞文化;大同悠久的歷史,積淀了深厚的地域特色鮮明的傳統文化…… 保護、挖掘、整理、提升大同文化,是我市“轉型發展、綠色崛起”重要的內容之一。
為了進一步宣傳我市豐富的文化資源,讓更多的人了解大同的文化,關心、熱愛大同,共同推動名城文化大發展大繁榮,實現大同文化旅游產業的早日崛起本報今起特別推出《探訪大同文化資源》系列報道,敬請讀者垂注。
赤日炎炎,我們騎著自行車在大街小巷穿行,尋找著被樓房建筑遮掩的一段段土城墻。我們先后從雁塔和幼師東一條小路登上城墻,城墻上綠草萋萋,一條小道高高低低延伸在腳下。不算突出的城墩,城墻最寬處足可以行駛兩輛轎車,北城墻東段坍塌的一段最窄處卻僅可容一人通過。
整個城墻圍成一個大體的正方形, 城墻的四大角基本完整,每角大體由六邊形的三邊組成,角部為一個邊,其余兩個邊向兩邊延伸。城墻東北角位于現在的幼師以東,西北角位于大同十三中西北平房區一帶,西南角位于福興園西,東南角在雁塔以東,東南角獨立的城墩(望軍臺)尚存。四大角的延伸段城墻比較完整,其次較完整的是東城墻,再次為北城墻,西城墻分割的段落多些,西城墻和南城墻一小段遺址上有建筑物。
道光十年(1830年)黎中輔纂修的《大同縣志》(許殿璽校注)卷五記載:“明洪武五年,大將軍徐達因舊土城增筑,周十三里,高四丈二,址砌以磚,墻甃以磚。門四:東曰和陽,南曰永泰,西曰清遠,北曰武定。門各建樓,角樓四望樓五十有四,窩鋪九十有六! 近日,云岡石窟研究院聯系到日本工學博士村田治郎1942年撰寫的《晉北大同城及其門樓》(孫貴譯),認為大同古城應是洪武六年(1373年)以后建成。
1991年出版的《名城大同》(姚斌主編)記述,實測古城東西長1750米,南北長1810米,周長7120米城垣平均高12.7米,堞高不詳。城中心建有四牌樓,通向四門四關,四門各建城樓,關門內有月墻,外跨城壕,各設吊橋,月門關門角各建望樓。角臺外設12米見方獨立望軍臺,以橋相通。城垣每面設十二座敵臺各建望樓,四門各有登城馬坡。2004年出版的大同歷史文化叢書《明代大同鎮》(高平著)記述,四面城墻共580多對跺子,城墻之上共有門樓、角樓、望樓62座。
大同古城如此雄偉壯觀,顯然與其歷史地位和軍事戰略地位密切相關。歷史上,這里曾是兩漢要塞、北魏京華、遼金陪都、明清重鎮,大同古城位于內外長城之間,雄踞塞上,是九邊重鎮、北方銷鑰。
站在土城墻上,遙想當年的大同城,雄偉的城樓、角樓、望樓聳立,旌旗招展,鼓角相聞,樓跺之間,城上森嚴壁壘;城內代王府富麗堂皇,府治、縣治莊嚴肅穆;府學、縣學書聲朗朗,上下華嚴寺香煙裊裊;鐘樓、古樓、太平樓、魁星樓畫梁雕柱,燕子翻飛;街內牌坊壯麗,樓閣林立,市井游人如織,一派錦繡繁榮!

上圖為明大同城池圖(原載高平著《明代大同鎮》)
本報記者 李中華 薄宏林 李劍
|
|
|
| |
|